http://news.housefun.com.tw/news/article/10722539373.html
好房News記 者王富民/綜合報導 為了落實人民居住品質的「社會住宅」,起源於歐洲,目前在世界各國都有類似政策。觀察各國方案,新加坡政府推出3房、室內25∼30坪的公有宅,售價約 720萬元台幣,低廉的價格出售,減輕民眾的購屋壓力。反觀台灣,政府在台北市推出的公營住宅,日前才被媒體批評,一個社會公宅案,竟只有10%提供給弱 勢,居住正義的實踐啟人疑竇。 社會住宅的本意為落實居住正義,提升人民居住品質。新加坡政府的政策有效的減輕民眾的購屋壓力,但台灣政府卻毫無保障弱勢,讓人懷疑政府的用心。(圖/好 房資料中心) 台灣的房價日益高漲,許多民眾根本買不起房,只能終身租屋。為了解決買房問題,政府不僅積極打房,還打算興建更多社會住宅提供弱勢族群居住。不過,根據媒 體報導,台灣的出租社會住宅僅佔全國住宅比率的0.08%,遠低於其他先進國家。 根據社會住宅推動聯盟的資料顯示,荷蘭的社會住宅占全國住宅的總量約34%,香港約30%,新加坡則為8.6%,東北亞的韓國、日本大約6%。不過,反觀 台灣,出租宅的比率卻僅佔「0.08%」,總計1661戶。而政府竟然還大言不慚地宣告「落實居住正義」。 另外,台灣的社會住宅申請條件過於寬鬆、比例過低,能協助弱勢族群的租金補貼及社會住宅預算不到20%,而幾少的預算中又只有一成真正幫助弱勢族群,以台 北市大龍峒的公營住宅為例,因北市採取抽籤制,且無保障弱勢的名額,110戶皆無弱勢族群,且租金又比照市價,就算弱勢族群抽中也無法、無力承租。 根據《蘋果日報》報導,新加坡住宅的持有成本和台灣相近,但星國的國民平均所得比台灣高,新鮮人起薪約7∼8萬元台幣,而台灣新鮮人的起薪卻不到三萬元, 因此台灣的年輕人若想購屋會較為辛苦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