隔熱材料可以放在哪裡?
通常有做防水層的屋頂有三層,除了最下一層結構層(RC鋼筋混凝土)以外,通常是防水底層(抹平層),上加防水層,最後是保護層,現在來講各層的材料:
1.保護層可以是:
1-1.表面塗料.
1-2.PU鋪裝材.
1-3.卵石.
1-4.水泥砂漿(最常見的).
1-5.水泥磚.
1-6.場鑄混凝土.
2.防水層可以是:
2-1.片狀防水材,如瀝青柏油氈與薄片.
2-2.薄膜塗佈工法,通常是透氣布加PU薄膜.
2-3.簡單的防水漆.
2-4.水泥系列防水工法:加防水劑,加矽酸質系防水材或彈性水泥.
3.隔熱材可以是:
3-1.放在保護層上面的聚苯乙烯發泡體.
3-2.適用於油毛氈或薄片的硬質聚亞胺酯發泡體.
3-3.適用於橡膠薄片的聚乙烯發泡體.
3-4.其他發泡體,如礦物質系統纖維板之類.
4.重點是隔熱材可以貼在哪裡?
4-1.室內頂層,也可以說是樓板的下方.
4-2.防水層下方(保護層自重密壓產生的防水層破裂).
4-3.防水層上方(須加一層隔熱層的防水防濕底漆).
綜合上述考量,如果以最常用的就是瀝青油毛氈防水工法,將隔熱材料放在油毛氈與彈性油毛氈之間,最上頭再放置混泥土保護層(或卵石保護層或砂礫面油毛氈)就可以兼顧防水層保護與隔熱有關的問題!(這是傳統的作法)
現在最近的作法是將隔熱與防水變成兩個議題,也就是將隔熱與樓板坐在一起,也就是所謂的中空保麗龍樓板,至於防水層的作法還是沿用「防水底層與防水層與防水保護層」的作法!
經過這樣的學習過程,未來至少在看防水有關的工法時,不會給防水施工廠商所蒙騙,就好像當我用注音輸入法拼不出一個字時,選擇「輸入法整合器」就可以馬上及時處理掉每一個例外字的問題,當然對我而言,新的輸入法學習與新的軟體購買與新的書寫器硬體,都有可能是更有效但不確定性更高的問題,因為我可能會學不會!(防水應有最基本的概念,再求新求變!)
|